強酸強堿洗滌劑不能洗毛巾
毛巾擦完馬桶擦茶杯,床單被罩滿地扔……最近一段時間頻繁出現的賓館“毛巾門”事件讓人們對賓館、酒店使用毛巾的衛生狀況充滿了懷疑。日前,遼寧省洗染業地方標準《公用紡織品洗滌質量規范》正式公布,該標準高于全國同行業標準、比1996年出臺的國家強制性標準更全面。“標準”對酒店、賓館、醫院等場所提供的紡織品質量、外形、色度、PH值等都進行了明確規定。
6成快捷酒店毛巾衛生不過關
于杭是個空中女飛人,一個月幾乎二十天都在外地出差,每次出差基本都入住快捷酒店。從去年開始,她常常在入住賓館后感覺皮膚瘙癢。今年年初,她的胳膊、手背都起了紅疙瘩。醫生告訴她,她患上了蕁麻疹。“可能是賓館的臥具衛生不達標導致的”,于杭昨日接受北國網、遼沈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今年38歲的方圓告訴記者,自己曾經去一家桑拿房洗浴,之后不到10天,她的后背就長了一個疙瘩,后來連成了片,到醫院檢查后被告知是水瘊子,學名“扁平疣”,這種病毒的潛伏期是一個星期。方圓覺得,是桑拿房的毛巾不衛生導致自己患上皮膚病的。
于杭和方圓的經歷,很多常出差的人都有過。包括沈陽在內的全國22家消費維權單位聯合發布《城市快捷酒店公共用紡織品安全狀況調查報告》,報告顯示:被抽查的快捷酒店中有六成床單、浴巾、毛巾衛生不達標。細菌菌落總數及真菌菌落總數超標的問題最嚴重。“菌落總數超標容易造成疾病的交叉感染,pH值超過8.5會刺激皮膚,引起瘙癢或刺痛,大量使用柔軟劑會在破壞吸水性的同時,對皮膚造成一定的傷害。”沈陽某醫院皮膚科醫生李偉說。
強酸強堿洗滌毛巾導致PH值菌落超標
洗滌企業為降低成本不按要求高溫洗滌、殺菌,而是使用工業洗滌劑是菌落超標和PH值不合格的主因。
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日前發布報告稱,快捷酒店消毒水平亟待提高。報告針對國內三星至五星級酒店和經濟連鎖酒店設施清潔狀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酒店衛生程度基本和其洗滌價格呈現正相關的關系。“一般酒店客房部將客房放置的毛巾、臺布和床單、枕套等統稱為‘布草’,而布草的洗滌水平與洗滌價格有非常大的關系。”遼寧省洗染行業協會秘書長張守軍昨日接受北國網、遼沈晚報記者采訪時稱。
他表示,五星級賓館80%的布草由自己進行水洗,其余20%都是外包給社會水洗廠,四星級酒店外包率為45%。連鎖快捷酒店則80%的布草都外包洗滌,飯店、洗浴、美容美發90%都是外包。以賓館的一套布草為例,外包洗滌價格從4元到8元不等,相差近一倍。“賓館將洗滌的價格壓得過低,洗滌企業在非常小的盈利空間里,就不得不降低用料和洗滌標準。”張守軍介紹說,“行業里也有部分企業以超低價攬生意,根本不按要求進行洗滌。”
新標準全國領先業內將逐步推行
記者查閱了新標準對于紡織品的規定:像床單、被套、枕套的布面必須光潔平整,無污漬,無異味,無皺褶。
對于填充物纖維作出了應松軟、分布均勻等10項要求;紗織大于40支紗的全棉床單、被套、枕套洗滌不超過80次。另外,新標準還明確要求賓館飯店根據被洗滌物的面料、裝飾品、新舊程度、污漬的種類和程度選擇適應的洗滌劑,宜選擇低溫產品,不得使用強酸、強堿洗滌產品。
張守軍介紹,長期以來,洗染行業沒有行業標準,只有國家1996年公布的幾個強制性標準中有所提及,且適用范圍小,內容不全面。“《公用紡織品洗滌質量規范》除了引用相關國家標準,在紡織品的洗滌次數、洗滌劑標準等相關技術標準有更全面的要求,是目前全國最全面,執行標準最高的行業規范。下一步,行業協會將配合有關部門建立一個公共用紡織品洗滌市場準入制度,監督不合格、不規范企業,確保公共用紡織品的安全。”
國內某知名連鎖快捷酒店被曝出用毛巾擦座便。資料片
新標準解讀
遼寧省洗染行業協會秘書長張守軍
菌落總數標準:經過洗滌的毛巾類和床上用品細菌總數:<200cfu/25cm2;大腸菌群:不得檢出/50cm2;致病菌:不得檢出/50cm2;
解讀:國家《旅店業衛生標準》、《公共浴室衛生標準》、《理發店、美容店衛生標準》是對相關行業規定的強制性標準,我們將其引用至洗滌行業。布草的每25平方厘米細菌數不得高于200個,每50平方厘米不得檢出大腸菌群和致病菌。
2.白度標準:白色織物經水洗后白度值應大于70。
解讀:白度是引用紡織業的一個標準,參考色板進行檢測,如果色度值不合格,說明洗滌企業技術或者原材料使用上有欠缺。
3.PH值標準(殘留余堿):
對于長期接觸皮膚的布草,洗滌后紡織品濕態的PH值應在6.5~7.0之間;非接觸皮膚的布草洗滌后紡織品濕態的PH值應在6.5~7.5之間。
解讀:皮膚皮膚本身是酸性的,把標準規定在6.5~7.0偏弱酸性,對皮膚沒有刺激。不接觸皮膚的布草要求PH值不低于6.5不高于7.5,這是不易被人感受到的可以接受的程度。